
集团自动化部智控组红旗责任区主要承担集团工业自动化管理、系统维护与开发调试、技术创新等工作,在企业智能化建设的道路上留下一串坚实的足迹。
时间回溯至团队初创之际,他们首次接手任务便直面580立方米高炉自动化建设项目的巨大挑战,既无经验可循,亦无捷径可走。
“那段时间,我们经常24小时连轴转。”负责人祁建伟回忆道。面对挑战,他与团队迎难而上,从图纸设计到现场调试,稳扎稳打、步步为营。白天,他们深入高炉现场,排查问题、优化方案;夜晚,则组织复盘学习,钻研技术难点,办公室的灯光常常亮至凌晨。
历经数十次试验与改进,团队最终成功攻克难关,如期完成高炉自动化系统建设任务。
2011年,265平方米带烧项目正式启动。该项目引入新的PLC系统,其编程语言与硬件调试方式与以往截然不同,系统软硬件更新快,但资料版本更新滞后,这给大家带来了不小的挑战。
智控组迅速抽调党员骨干,组建攻关突击队,一边深入钻研技术文档与编程规范,一边结合实际开展自主实践。经过三个月的持续奋战,团队圆满完成项目建设,不仅掌握了新系统的应用,更培养了一批掌握先进技术的人才。
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,责任区始终以解决实际问题、提升生产效率为导向,持续推出创新举措。

“不能再让调度人员跑现场采集数据了!”负责人祁建伟在部门会议上提出建议。原来,各单位调度人员需要跑现场采集数据、依赖电话沟通,效率低下。智控组红旗责任区党员骨干牵头搭建了覆盖高炉、热电、焦化等多个单元的数据采集系统,实现了生产数据的远程采集与动态监控。这一系统不仅提升了设备运行效率与故障响应速度,还通过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,优化了生产流程,显著降低生产成本。
在各单位环保创A过程中,面对第三方建设运维环保PCS系统成本高昂的问题,智控组红旗责任区党员骨干再次挺身而出。“让我们来!”党员攻关小组主动承担起系统自主建设与运维任务。经过持续攻关与反复测试,团队成功掌握了新接口开发及二次开发技术,实现了系统接口的自主扩展与数据接入。一年内新增采集点超700个,仅焦化的环保系统便节省费用逾100万元,有力推动了集团的降本增效。
针对180平方米与265平方米带烧煤气控制存在的人工依赖、精度不足、消耗过高等问题,责任区引入模糊控制系统,利用实时温度反馈动态调节煤气阀门开度,实现了煤气流量精准控制,煤气消耗降低三分之一,显著减少了能源浪费。

人才是创新的核心驱动力。智控组高度重视职工技能培养,构建了完善的“理论+实践”培训体系。
他们开设了基础自动化、实践操作、程序开发等多元化课程,利用废旧设备搭建实训平台,组织职工进行PLC编程与调试实操训练,有效促进了理论知识向实战能力的转化。
针对青年职工实操经验欠缺的现状,责任区精心挑选监控画面升级等小型项目,让青年职工独立完成,老师傅全程跟踪指导,通过“以练代学”模式助力他们快速积累经验、提升技能。
“刚开始独立负责项目时心里没底,但老师傅们总是在关键处指点迷津,让我很快成长起来。”青年职工孟烁感慨道。目前,孟烁等多名青年职工已能独当一面。
自成立以来,智控组红旗责任区凭借过硬的技术实力与突出的工作业绩,先后获得“全国冶金行业优秀职工创新工作室”“山东省工人先锋号”“山东省青年先锋号”等多项荣誉。
展望未来,智控组红旗责任区将持续以技术创新为驱动,深耕智能化控制系统研发领域,稳步推进自动化建设进程。同时,进一步强化基础培训,全面提升团队整体技能水平,努力锻造一支技术精湛、创新能力卓越的人才梯队,为集团智能制造水平的持续提升提供强劲动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