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冲击试样加工效率提升60%,设备维修成本显著下降,多个设备难题迎刃而解……今年以来,集团品质保障部以“小改小革”破题,以“修旧利废”增效,在冲击试样加工优化与设备功能恢复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效。
走进热轧性能试验班现场,班组长亓芸正带领组员专注进行钢带冲击试样加工。“效率提升肉眼可见,比过去高出60%以上。”她指着流转的试样介绍道。这一变革源于对之前工艺的大胆革新。作为钢材性能检测的关键环节,过去的冲击试样加工依赖平面磨床精修大型样板,工序繁琐,耗时费力,成为检测流程的顽固“堵点”。亓芸和组员们突破思维定式,将修磨环节从大样板前置调整至小样条加工,一举缩短流转时间,更实现了加工精度与效率的双重提升。切割环节同样迎来蜕变。机加工员宋亮设计的“Z”形快速成型模具,让原本需要反复调整的切割作业变得精准流畅。“现在切割既省力又精准!”组员们的赞叹,印证了这项小革新带来的大改善。面对设备老化和备件不匹配的挑战,他们将智慧发挥到极致。冷弯试验机垂直压板因长期磨损精度不足,更换新件成本高昂。大家反复研讨,决定对报废压板进行专业焊接补强,再以刨床精密修磨,成功恢复其精度与功能,让废旧压板重获新生。

当冷弯试验机横向压板内部固定螺母断裂且无适配部件时,班组迅速选取近似规格螺母,先用刨床粗加工塑形,再通过平面磨床实施高精度精加工,使其尺寸规格匹配设备,保障了工作所需。这一系列实践背后,是品质保障部构建长效激励机制,大力推行小改小革、修旧利废的成效。该单位建立“问题台账”机制,督促各班组聚焦工作痛点,集体讨论确定改进方案;每月收集、评比“金点子”,对优秀案例给予奖励,持续点燃全员参与热情。如今,“人人思考改进、处处挖掘效益”的氛围愈发浓厚。“创新不在大小,贵在解决问题。”品质保障部党支部副书记赵蕊表示,“下一步,品质保障部将继续深化小改小革、修旧利废,在设备效能提升、工艺优化等方面深耕细作,为降本增效注入新动力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