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中心
公司新闻
发布日期:
08月04日,2025年
字号
党小组发挥大作用

在集团热轧部生产一线,有一支由11名党员组成的“红色尖兵”——第八党小组。他们以“党员带好头,职工才有劲头”为行动信条,用一项项技术攻关和改造创新,擦亮了基层党小组的红色底色。

“设备是生产的命脉,党员必须扛起责任!”小组长宋光磊的这句话,成了党小组的工作准则。去年,为落实好岗位责任制,党小组推出两项硬举措:党员包片包机,确保每台设备有人管;党员带头攻坚,专啃“硬骨头”。

轧线传动室曾是治理“老大难”——备件堆放杂乱,责任单位总以“随时要用”为由拖延整改。包班党员王仕雷带着两名党员迎难而上:重新规划存放点、分类整理备件、建立出入库台账。短短几天,传动室焕然一新,备件存取效率大幅提升。

面对轧机管路漏油顽疾,党小组组织技术骨干创新攻关。他们用弯管连接替代直管焊接,有效解决了管路漏油问题,精轧班因此创下多个月“零漏油”纪录,成为响当当的“无泄漏班组”。

党员要时刻冲锋在前。7月份的一天晚上,宋光磊家的晚饭刚端上桌,抢修电话骤然响起:“热卷箱故障!”他撂下碗筷直奔现场。与王仕雷、张辉汇合后,三人排除了线路故障,却仍未找到症结。“检查一下新更换的部件!”宋光磊指出。果然,新部件与老程序“水土不服”。三人连夜重编程序、反复测试,终让设备恢复如初。

这样的冲锋场景,在第八党小组已成常态。在最近的R1传动柜设备故障中,面对换碳刷停机后无法重新启动的难题,党小组迅速集结,分工协作,逐项排查。经过十几个小时的连续奋战,最终成功使设备恢复正常运转。

面对已运行21年的老轧钢线,第八党小组组建“红色攻坚队”,向优化改造要效益。粗轧除磷操作台原需专人盯守,既耗人力又影响生产节奏。党员张辉带头攻关,通过优化程序、加装热检和摄像头,成功实现无人值守,将控制功能整合至粗轧操作台。这一改造不仅降低了职工劳动强度,还让轧制速度提档升级。

更大的突破来自闲置资源的修复再利用。去年,党员李志新带领团队将闲置的高炉液压站改造成换辊液压站,解决了之前精轧换辊与轧线共用液压站导致的资源浪费问题。

近年来,第八党小组累计完成技术改造十余项,实施合理化建议40余条,成为了车间降本增效的“智囊团”。“党小组虽小,却是凝聚职工合力的‘强磁场’。”宋光磊说。下一步,第八党小组将继续立足岗位,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,书写更多创新创效的生动故事,为企业发展注入澎湃的红色动能。

联系我们
邀请您留下对我们的意见和建议
探索更多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