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初见吕华伟时,他正穿着反光马甲,站在集团新材料事业部精铸车间设备旁边,用聊家常似的平实语言,不紧不慢地为职工讲解安全操作规程。没有难懂的专业术语,也没有生硬的说教,他把每一个安全要点讲得清清楚楚——这是他在生产一线多年沉淀下来的工作特点。
2006年,吕华伟刚毕业就加入了新材料事业部。从制壳工、班组长,再到设备管理员,不同岗位的历练,让他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,也对相关设备的操作流程和运行原理了如指掌。2021年,凭借扎实的专业能力和务实的工作作风,他被任命为精铸车间设备主管,挑起了保障设备安全运行的重担。
作为设备主管,吕华伟既要统筹全局,也要随时冲在一线。有一次,抛丸机的轴承突然断裂,而履带下方的维修空间非常狭窄,拆装极为困难。为了不影响生产,他拿起工具就钻进设备底部,一趴就是几个小时,连晚饭都顾不上吃,直到设备恢复正常才出来。像这样的紧急抢修,对他来说早已是家常便饭。

“安全生产是底线,任何细节都不能放过。”这句话吕华伟经常挂在嘴边。他每天穿梭在车间各个角落,用一双“火眼金睛”排查隐患,发现问题就现场制定整改方案。例如,中频炉旁的冷却水箱容易积水,水溅到高温钢水存在风险,他就在水箱底部加装滑轨,平时移开,需要时再推过来,既安全又实用;车间楼梯的花纹板容易打滑,他就铺上防滑板,防止职工滑倒。
在环保方面,吕华伟同样主动攻坚。车间酸处理工序长期存在废酸液跑冒滴漏的问题。他带领团队对管道系统进行全面改造,调整走向,更换为耐腐蚀的PVC管,并对地面做了防渗处理,彻底解决了废液泄漏问题。
“操作工是设备的第一责任人,只有培训到位,安全生产才能到位。”吕华伟非常重视岗位培训。面对老师傅接受新知识较慢的情况,他用大家熟悉的语言和实际案例耐心讲解;对于新职工,他则创新教学方法,先带到现场观摩,再讲解操作要点和安全事项,最后补充理论知识,帮助他们快速适应岗位。班前会、现场教学,他用各种方式把安全理念和操作技能传递给每一位职工。

在降本增效和技术改进方面,吕华伟也从未停步。他把粉末隧道窑的循环水接入厂区水管网,替代蒸汽加热澡堂水,每月节约蒸汽费用2.4万元;面对市场上切割机无法满足加工需求的情况,他利用废旧电机和钢材,自己设计制造了一台专用切割机,不仅能精准控制切割角度和力度,还加装了防护罩,既提升了效率,也增强了安全性。
扎根一线十九年,吕华伟用坚守诠释责任,以匠心守护生产。展望未来,他表示将继续立足生产一线,以设备稳定运行为核心,深入排查隐患、推动技术革新,把自主改造的成功经验推广到更多环节,为安全、高效生产持续贡献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