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中心
公司新闻
发布日期:
09月22日,2025年
字号
【先锋力量】精益求精的连铸“守艺人”

踏上集团热轧部1号连铸平台,机器轰鸣,热浪扑面。东西两侧的轴流风机持续运转,发出低沉而有规律的嗡鸣。在这嘈杂繁忙的生产环境中,一个身影俯身于连铸机前,正手执长柄圆底铁铲,动作熟练地将保护渣均匀撒入熔池。他,就是1号连铸机长苏明明。

今年,是苏明明坚守连铸生产一线的第二十个年头。从连铸设备维修时的细致排查,到火焰切割时的精准把控,再到拉钢操作时的沉稳应对,连铸生产的每一个岗位,都留下了他踏实肯干的足迹,也见证了他从青涩新手到技术骨干的成长蜕变。

“干一行、爱一行、精一行”,是苏明明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,更是他二十年来扎根一线的行动指南。面对生产中的技术难题,他始终保持着主动钻研的韧劲,用一次次实践突破破解技术瓶颈。此前,冷轧料起皮缺陷一直是制约产品质量的“老大难”问题,车间多次尝试改进却收效甚微。苏明明看在眼里、急在心里。他连续多日蹲守生产现场,反复观察熔池状态、对比工艺参数,最终摸索出结晶器操作优化方案和水口更换新流程,并总结提炼出“三定一稳”水口更换法——通过“定位置、定角度、定力度、稳操作”的标准化操作,让产品合格率实现显著提升。

此外,他还主动参与“微正压水口的研究与应用”技改项目,针对原有直筒型长水口适配性不好的问题,提出将其优化为喇叭型微正压水口的创新思路。这一改进不仅巧妙弥补了钢包回转台无升降功能的局限,更在保障钢水纯净度的同时,大幅提升了冷轧料钢种的连浇炉数,改造成效得到车间上下一致认可。

作为连铸机长,苏明明肩上扛着的不仅是生产责任,更有统筹管理的重担。日常工作中,他一边紧盯设备运行状态与生产节奏,对工艺细节锱铢必较——从长水口对中的毫米级校准,到中间包液面覆盖的均匀度控制,再到结晶器液面波动与渣层厚度的实时监测,任何细微偏差都逃不过他的眼睛,这有效确保了各类问题早发现、早处置;另一边,他通过规范班前班后会流程、搭建民主管理平台、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,不断强化全员质量意识,并创新推行“流长负责制”,将区域工艺管控与质量责任精准落实到个人,有效激发了班组职工的责任心与执行力,让“质量第一”的理念真正融入每一个操作环节。

近年来,苏明明主持或参与的工艺优化、QC质量攻关及合理化建议项目达二十余项。在他的带领下,所在班组先后斩获“特级班组”“质量信得过班组”“基础管理标杆班组”等多项荣誉,成为车间里名副其实的“标杆团队”。

谈及未来,苏明明目光坚定:“我会继续扎根连铸一线,把工艺研究做深做细,把标准化操作落到实处,为下道工序提供更优质的钢坯。同时,我也会做好‘传帮带’,带动身边的同事一起上标准岗、干标准活,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。”

联系我们
邀请您留下对我们的意见和建议
探索更多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