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走进热轧部转炉平台,热浪裹挟着金属气息扑面而来,伴随着“嘀嘀嘀……”的天车响铃声,铁水罐缓缓向转炉移动,耀眼的炉火将整个厂房映照得通红。转炉车间目前最年轻的炉长周鑫紧盯现场,不时通过手中的对讲机,将指令清晰传到摇炉工耳边。2017年,周鑫在班长的陪同下,第一次来到转炉前。他回忆道:我记得当时的炉口正喷溅出漫天金橘色的火焰,猩红刺目的钢花,噼啪作响着四处迸溅,一股股热浪猛地扑来,我下意识地抬手护脸,汗水瞬间从安全帽边沿直淌而下。班长浑厚的声音在轰鸣声中断续传来:“戴好面罩……站远点……”

当第一次以摇炉工的身份站在操作台前,周鑫心中像坠着一块沉甸甸的石头。他比谁都清楚,自己手中的操纵杆,是保证整炉钢水冶炼的关键。第一次独立操作时,他的指节因紧攥操纵杆而泛白,但双眼却死死盯住炉内翻涌的钢水。火焰忽明忽暗,炉口边缘不停翻滚着熔渣。他拼命回忆老师傅的叮嘱,努力在沸腾的火焰中辨认着温度控制的线索。看他神情紧张,师傅孟俊山走过来,用手指轻轻指了指炉口:“看那火头颜色,再听炉口的声音……”顺着炉长的指引,周鑫屏息凝神,认真从中找寻规律。随着技术愈发成熟,他渐渐地明白,读懂钢水的秘密,靠的不仅仅是眼睛,而是用全部感官去感知转炉的“脉动”。凭借着勤奋好学,2024年,周鑫被厂部任命为1号转炉丁班炉长。担任炉长后,他以严格的过程控制和持续的工艺优化,直击降本增效的难点痛点。在严守质量标准的前提下,他推动窄成分区间精准控制技术落地,精细调控合金加入量。同时,他通过细致监测工艺参数和精确调整,将Alt含量稳定在理想范围,大幅减少了铝线使用量。此外,借助对枪位的精准把控,他成功将终渣Tfe含量从原先的>20%降至如今的≤17%,为减少钢铁料消耗筑牢了基础。周鑫相信:当个人经验像种子一样生根发芽时,团队里就能长出一片茂密的森林。面对新入职的职工,他会在生产间隙给他们细细讲解操作要点;面对老职工的困惑,他会毫无保留分享自己摸索出的经验。现在,经周鑫之手带出的6名徒弟,均已成为车间的技术骨干。从青涩的学徒到优秀的炉长,周鑫的成长足迹都深深印在发烫的炉台上。下一步,他将继续用硬本事和巧心思,诠释钢铁人的使命担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