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2017年夏天,大学刚毕业的王浩然站在泰嘉一期热酸洗线项目的建设工地上,耳边是机械运转的轰鸣,眼前是纵横交错的管道,不远处的抛丸机在阳光下泛着冷光。第一次直面建设场面的他,心中既兴奋又忐忑:兴奋的是终于能将课本学的知识落到实处,忐忑的是怕自己跟不上工作节奏。在项目建设现场,王浩然像海绵一样吸收着专业知识。白天,他在工地里寸步不离地跟着厂家的技术人员学习设备调试;晚上回到家,他就在网上查阅资料、绘制草图,有时还会对着设备说明书逐字逐句啃读。不到3个月,他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满了2万多字的笔记,从“抛丸力度与钢面粗糙度的关系”到“设备异响的12种排查方法”,曾经的“门外汉”,渐渐成了同事口中的“抛丸通”。不久后,泰嘉一期酸洗线正式投产,王浩然成了入口段的主操工。穿带是酸洗生产的重要环节,带钢从这里进入酸洗流程,厚度与折弯机夹角的匹配稍有偏差,就会造成卡钢停机,一度成为“头疼事”。为解决这一问题,他反复试验带钢厚度和夹角的关系,终于总结出“折弯机夹角与带钢厚度的动态适配公式”,一举将穿带成功率从70%提升至95%。凭借在酸洗生产中的突出表现,王浩然在泰嘉二期冷退线项目启动后,被厂部领导点名跟进退火炉的安装、调试及运行工作。作为整条生产线的“心脏”,退火炉的温度控制精度是不锈钢带性能的核心决定因素。这份重任让王浩然倍感自豪,他坚定地说:“一定不能辜负领导的信任。”他怀揣“零差错”的目标,日夜守在操作台前钻研琢磨:从炉膛压力的微调,到空燃比的把控,再到发生各类突发状况的应急处置,每一个参数都被他反复推演、烂熟于心。

今年以来,随着板材原料供应厂家的增多,对退火炉的物理性能带来了不小挑战。在厂部与作业区的安排下,敢啃“硬骨头”的王浩然再次担当重任。他先从基础参数入手,根据原料厚度、钢种类型及TV值的不同,主动汇总每位主操工的操作建议,将理论知识与实操经验深度融合,创新形成“全规格全钢种”过焊缝先进操作法,系统性解决了原料差异带来的生产难题。“一个人跑得快,不如一群人跑得远。”这是王浩然常说的一句话。在成为退火主操岗位的技术骨干后,他主动扛起“师带徒”的责任,用“为什么这么做”的“教学经”,带出的3名徒弟均已成为冷退线的中坚力量。 如今,王浩然站在冷退作业区的出口,看着经过退火、酸洗的不锈钢带泛着镜面般的光泽,感慨万千:“不锈钢要经过千锤百炼才能‘不锈’,我们年轻人的成长,也得经得起岗位的打磨。”接下来,他会在扎实做好现有工作的基础上,不断钻研、精进业务,在不锈钢冷轧生产研发赛道上淬炼出更耀眼的光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