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进集团金脉公司,废钢与机械的碰撞声、剪切机运转声交织成一曲雄壮的工业交响乐。剪切班班长王振华正紧盯剪切工的操作,时而弯腰查看废钢的破碎情况,时而指挥调整龙门剪的角度。不过一会儿,整理好的“二次原料”便打包完成,等待送往炼钢厂。
十二年前,王振华怀揣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,迈入泰山钢铁的大门,自此与废钢结下不解之缘。他带领的剪切班,主要负责将采购来的花板料、钢管以及各分厂废料,通过抓钢机、剪切机和行车的协同作业,加工成转炉生产必备的“合格口粮”。“这里的每一个环节看似寻常,却环环相扣、紧密相连,直接影响着炼钢厂的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。”王振华对记者说。
多年来,王振华始终将“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,就是不平凡”作为工作标准,将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落实到每一次检修中,贯彻到每一次生产里。
一次,抓钢机突发故障,生产陷入停滞。王振华凭借多年的工作经验,迅速精准定位故障症结,带领班组成员制定科学维修方案,有条不紊地展开抢修工作。维修期间,他一边指导大家操作,一边仔细检查每一个部件,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影响设备正常运行的细节。经过6个小时的努力,他们成功修复了抓钢机故障,保障了生产计划的顺利进行。
在1500型液压金属打包机上线的关键时期,王振华从设备前期投入试用开始,便带领班组成员收集整理设备资料,组织大家一起学习研究,共同探讨如何优化工作流程,为实现更标准、更高效作业而努力。在设备安装阶段,他每天提前到岗,全程跟进安装进度,仔细检查每一个零件的安装、每一处线路的连接。在他的严格把关下,安装过程中发现并及时整改了3处潜在问题,消除了设备运行隐患。调试期间,王振华也没有放松。他与技术人员并肩作战,连续两周坚守岗位。他们反复调试各项设备参数,详细记录测试数据,分析运行状况,不断进行调整优化。经过一个多月的试生产,废钢生产流程逐步成熟稳定,成本控制优势愈发凸显。据统计,新设备投用后,生产效率提升15%,实际产量和物料生产成本控制水平也得到进一步提升。
在严格要求自己的同时,王振华也将自己的工作标准带到了班组日常管理中,将责任心培养视为重中之重。依托岗位责任制,王振华制定了每个工序的操作规范和质量标准,责任到岗、细化到人,班组内形成了“人人肩上有担子,个个心中有标准”的良好氛围,凝聚力和战斗力显著增强。
从初入厂时的青涩学徒到如今的班组带头人,他始终相信,平凡岗位上的执着坚守,终能汇聚成推动企业发展的磅礴力量。未来,王振华和他的班组会继续坚守在废钢加工的“战场”上,用责任和担当,用勤劳和汗水,把平凡的工作干好,把简单的事做好,为企业发展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