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“刚到集团那会,我就干的炼钢,一晃眼,我跟这转炉都相伴小半辈子啦。”孟俊山陷入回忆,缓缓说道。2006年盛夏,20岁的孟俊山初次来到热轧部转炉平台,就被转炉散发的滚滚热浪吓得往后退了半步。老班长用满是老茧的手拍了拍他的肩膀,说道:“小伙子,转炉炼钢是一门手艺,更是一门艺术。”那时的孟俊山仰头望着炉口喷涌的钢花,似懂非懂地点了下头。为了快速掌握转炉工艺操作,孟俊山每天都会提前到岗,紧跟在师傅身后,全神贯注地观察师傅的每一个动作。其他同事都下班了,他依然坐在桌前,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方法记录在笔记本上,再带回家琢磨研究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那本笔记本渐渐泛黄,他的技能水平也越来越高。十多年间,他凭借着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逐步从初出茅庐的炉前工,成长为能够精准把控冶炼节奏的一助手,后来成了能独当一面的转炉炉长。2022年,他再次被领导委以重任,担任转炉车间的工艺技术员。
“技术日新月异,现在炼钢不是靠蛮力,而是靠科学。转炉冶炼的每一分钟都关乎产量、能耗与质量。”这是孟俊山常说的一句话。炼钢过程中,经常出现因铁水中硅含量异常引发的喷溅和粘枪的情况,制约着转炉生产的稳定顺行。为解决这一问题,他将化渣操作视为关键突破口,从渣料环节着手,全身心投入研究。经过不懈努力,他终于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标准操作模式,不仅解决了高硅铁水极易喷溅、低硅铁水使氧枪粘枪的问题,还极大地降低了人员的劳动强度。同时,他在保证钢水质量的前提下,大胆创新,实施窄成分区间精准控制技术,精细调控合金加入量,将降本增效贯穿于工作全过程。作为团队中的技术骨干,他还多次参与螺旋焊管用Q235B-NH钢种、CJ260钢种、TG500HR低合金高强度钢、HC380LA等多种重要钢种的开发与生产工作,为集团的产品多元化和技术升级贡献了自己的力量。如今,当年老班长那句带着些许焊渣味的话,早已化作钢水浇铸进了孟俊山的生命里,化成了融进骨血的职业信仰。相信未来,他将继续在转炉炼钢领域发光发热,为集团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