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进泰山钢铁集团炼铁部原料厂机电车间,维修一班的班员们正手持测温枪对设备进行细致检查。这支由15人组成的团队,凭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扎实精湛的维修水平,先后获得集团“特级班组”、厂部“青年先锋岗”“示范型特级班组”“党员先锋岗”等多项荣誉,是车间里的标杆班组。
作为设备的“安全卫士”,维修一班除日常巡检维护外,每周还会与电工开展联合巡检。他们借助听诊器、测温枪、测振仪等专业工具,对每台运行设备的温度、振动、杂音等数据进行详细检测,并认真记录,为车间和设备科掌握设备运行状况提供第一手资料。今年2月份,班长孟鑫与电工亓文杰在巡检时发现2号制粒电机振动过大,他们第一时间汇报给设备科并立即组织人员更换电机,及时消除隐患。
在这种细致入微的巡检工作中,设备潜在隐患被早发现、早处理。今年第一季度,维修一班已成功发现并处置3项重大设备隐患,确保了生产线稳定运行。
对于维修工而言,扎实的技能是保障设备稳定运行的关键。维修一班推行“一月一比武”“一周一练兵”制度,通过实战演练和经验分享,持续提升班员技能水平。
今年以来,班组围绕减速机间隙调整、电机找正、振动测量等核心技能开展专项训练。通过反复实操、互相切磋,班员们的技术水平得到显著提高。在近期车间组织的技能比武中,新职工张星元凭借扎实的操作技能一举获得第一名。
在新职工的培养上,维修一班积极践行“师带徒”的人才培养策略。老师傅宋呈海与新职工吕海廷的师徒组合便是其中的典范。在生活中,宋呈海就像一位慈爱的长辈,对吕海廷关怀备至,问寒问暖。每当吕海廷遇到生活中的困扰,宋呈海总是耐心倾听,给予他温暖的鼓励和实用的建议。在业务技能的传授上,宋呈海更是倾囊相授,手把手地教,有时某个复杂的操作,他会反复演示十多遍,直到吕海廷完全掌握为止。
在宋呈海的悉心指导下,吕海廷仅仅入职一年便成长为班里独当一面的技术骨干,并在今年车间技能比武中获得第二名。
该班始终秉持“优化生产工艺、降低生产成本”的理念,将技术创新深度融入日常工作。今年以来,他们已完成3项创新项目和4项小改小革,创造经济效益38.85万元。
特别是《烧结一车间混四机尾下料口优化改造项目》的效果尤为明显。改造前,混四皮带平均每三个月就得更换一次,不仅维护成本高,还会影响生产效率。班员们深入研究、反复试验,通过优化下料口设计,改变物料下落角度和速度,减少了皮带磨损,将皮带更换周期延长至6个月,每年节约成本15.84万元。
下一步,维修一班将继续秉持实干精神,以更加严谨的态度,投入到设备维护工作中,做好设备的“安全卫士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