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次见到卢海洋时,他正在专注地磨削轧辊,虽然年轻,但那沉稳的劲头,丝毫不逊色于经验丰富的老师傅。
2014 年,在家人的支持下,卢海洋成为泰山钢铁集团冷轧部的一名磨床工。“要想在最短的时间内磨削出符合标准的轧辊,就得下苦功夫。”卢海洋说。轧辊磨削对精度的要求极高,一丝的误差都可能导致轧辊表面出现颤纹、刀花,进而严重影响产品质量。为了保质保量完成磨削任务,卢海洋一有空就摽在磨床旁,对每一个参数反复琢磨、细心调整。经过无数次尝试与修正,他逐渐掌握了轧辊磨削的技巧,不仅磨削质量显著提升,磨削效率也大幅提高。“当时,老师傅一小时能磨削16根轧辊,用我调整后的参数,最多能达到一小时25根。”卢海洋说起这事,满是自豪。
2022年,卢海洋凭借扎实的技术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,被任命为1700装配机长。“卢机长一直任劳任怨,凡事都冲锋在前。”磨床班长宋庆伟称赞道。有一次,三号磨床突发跳闸故障,为了尽快修复,卢海洋连续两天两夜摽在现场。有人劝他:“休息会儿吧,身体重要。”他却坚持道:“磨床早一天恢复运行,备辊就多一分保障。” 直到磨床恢复运转,卢海洋才放心地回家休息。今年三月,四号磨床模块出现故障,正在休班的卢海洋得知消息,第一时间赶到现场,协助当班人员更换模块,保障了磨床的平稳运行。作为机长,不仅要抓好轧辊磨削工作,还得负责轴承座维修以及轧辊的装配调试。为此,卢海洋在机组内制定了详尽的检查制度。就拿轴承的油封和水封来说,检查人员不仅要查看外观有无缺损,还必须用手触摸,确认密封圈的弹性,以此确保密封性能,避免因润滑液渗漏造成轴承烧坏问题。在卢海洋的带领下,设备故障率显著降低,生产效率进一步提升。他所负责的1700装配机组备辊充足,三年来从未出现过怠辊情况。
在带领团队降低设备故障率、提升生产效率的同时,卢海洋还将目光投向了降本节支。“瞧,这就是我们自己铸造的磨床托瓦。” 卢海洋指着磨床旁码放整齐的托瓦介绍道。托瓦是磨削轧辊的关键部件,由于频繁与轧辊高速摩擦,磨损速度快,更换频率高。而更换一块新托瓦,就得花费两万元。看着替换下来只能当废料的托瓦,卢海洋决心自己动手铸造。他利用业余时间刻苦学习相关铸造工艺,经过反复尝试,最终成功用废料铸造出高质量的托瓦,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。不仅如此,他还积极钻研维修烧损的轴承台,让原本需要外委维修的轴承台得以重新投入使用,每支轴承台节约维修费用 6000 余元。
“下一步,我们将继续强化设备维护,进一步提高轧辊磨削质量和磨削效率,努力争当‘标杆机组’。”卢海洋说。